建筑师企图摒弃纷繁复杂的炫技手段,简单明了的从材料和建构入手,以纯粹的设计融合自然景观,但界限的消失不是边界的消失,目的是做最适宜的建筑。
山崖之巅
本案位于重庆龙兴悬崖之巅,远眺御临,极简设计,顺应地形。建筑师选择将建筑置于最高处的岩体之上,极具戏剧性的断崖式高差,巧妙的选择角度后,最大化利用景观资源,一望无际的视距,建筑犹如张开双翅的仙鹤傲立于仙岩之上。倚山而建,山物一体,十里之外,仍见其磅礴雄姿。
建筑强调一种透明与轻质的特性,并呼应建筑与自然之间暧昧关系的存在。当面对自然时,经由空间中隔断界质的界定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人和自然之间所存在的可见或不可见的暧昧与模糊的关系,与细致情感的再抒发皆于本案中体现。东北侧的竖向观光电梯,高度约为30米,是人与建筑连接的桥梁。
向度空间
设计上追求内部功能的理性清晰明确的逻辑思考,把内部的事物规则体现在外在形式上。在这座临崖会所中,简单明确的几何形体堆砌与穿插,包含展示中心、时光画廊、球形放映厅、临崖无边泳池、露台酒吧等,将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通透而又自由流动。
在项目的景观面采用大面的玻璃幕墙,达到极好的通透性,使室内外互为景观、互为主角,打破了空间的屏障相互交融,完美的体现了现代建筑、现代材料的艺术效果。
在整个简洁干练的建筑体型中,放入一个优美的球形体量,增加了参观者的游览体验度,而材料、材质与建筑体块的穿插,使得整个项目刚中带柔、画龙点睛,无疑是“构筑”最好的体现。
感知格构
结构的理性,主张的是结构内在规则与表现性,形式来源为胶合木结构本身,反应的是其需求的合理性,又以菱形格构强调空间的连续性。结构美学是理性与感性、人工与自然、工程与工艺、内隐与外显、形式感和力量感的完美结合。
3.7米X2.3米的菱形木格构空间有强烈的序列感,游走于该空间的人们并不会收到混乱的视觉冲击,反而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波动。功能及流线与建筑结构本身形成良性互动,胶合木构件弱化了空间的空旷感,并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与写意性。
胶合木结构具有天然的美学优势,不仅作为结构构件,更能作为装饰构件,丰富室内空间,空间在结构的衬托下更接近于自然,创造出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理上的和谐感,增加了空间的叙事性。
雕光塑影
表皮图案与菱形格构相呼应,重复的图案发挥到一种极致的表现时,就体现双重重复性。重庆部分时节光影不强,建筑师突破自然光影所产生的限制,利用材料的特性塑造出更细腻与若隐若现的光影效果。使表皮成为内外领域之间的一层薄膜,突破与超越了以往窗与墙所组构的形式,成为可感知的界面。
建筑的实面表皮采用色调为高级灰的金属铝板,以三角形为母题的构图方式排列。对铝板进行了变化设计,采用参数化技术,精确的控制到每块铝板的折角变化,通过有序的数学排列使建筑表皮产生优美的变化,使得建筑带有正在进行的流动之美。
匠心造艺
本案主体为胶合木结构,墙体与屋面为轻型木结构,是高装配率建筑,能够突破悬崖场地施工难的限制,在阴雨绵绵的冬季,仅3周之内便完成主体结构的搭建。施工现场无需塔吊,降低了施工场布的需求及费用。
木结构构件全部由盐城工厂提前预制,为不破坏建筑美感,胶合木柱与格构木梁体系相交时,将柱头外露钢件与木柱内嵌钢梁用螺栓与植筋胶巧妙连接,隐藏节点,保证设计的利落与干净。
以形态展示时代,以建构再现技术,以物质实现文化,物质的礼赞,材料的在地,做最适宜的建筑。